学术交流
首页  >  科学研究  >  学术交流  >  正文
长江人文讲坛2013第八讲

作者: 时间:2016-11-14 点击量:

华中师范大学戴建业先生来金沙官网讲学
    (通讯员  陈先蕾)24日上午10时,以“诗与真——以陶渊明、李白为例”为主题的“长江人文讲坛”(2013年第八讲)在金沙官网学术报告厅举行。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戴建业先生担任主讲嘉宾,副院长何世龙主持了报告会。
    戴教授首先讲述了“真”的内涵。他分别从认识论层面、逻辑层面和存在论层面指出了“真”的含义:识论层面的“真”,指的是主体的认知与客观事实相符,在文学中也及强调对现实的“真实反映”,也即所谓的“现实主义”;逻辑层面的“真”,也即真命题;存在论层面的“真”,指的是本真的存在,或生命的本真,也就是言行所敞开和崭露的“我”与内在的“自我”具有高度一致性。戴教授认为,陶渊明的《饮酒》中“此中有真意”之“真”指的是存在论层面的“真”,是诗人摆脱了物欲、功名和生死束缚后的一种人生境界,一种“精神裸体”。
    “真”为什么会成为一个问题?戴教授认为,人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,而社会给人指定的角色与自己的本真自我之间,往往具有极大的反差甚至对立,为了不与社会群体形成冲突,或者为了获得群体认可,人们常常掩饰自己生命的本真形态,于是,“真”在现实中就成了一个难以达到的生命境界和问题。
    实现“真”的条件是什么?戴教授认为,在当下,实现“真”很困难。当今社会,由于自身原因和古老民族传承下的封闭、内向的文化氛围,使得人们常常会压抑自身真实的内心感受。说真话需要很大的勇气,而说假话却成为了人们的第二天性。要讲真话就必须付出代价,而说谎话却不必要付出代价,因此“心远”是一重很高的境界,它是一种超越世俗功名利禄甚至生死的心态,而当下社会不可能有这样的心境,这与浮躁功利的社会密切相关。
    诗与“真”有何关系?戴教授认为,“真”因诗得以崭露,诗因“真”才有生命。在文学艺术尤其是诗中,生命的本真性在诗中最容易崭露敞开,诗歌是真善美的化身。诗歌中的“真意”有很多,如李白的《将进酒》一诗将李白的“本真”、生命的狂放而强悍,以及盛唐的浪漫与积极进取表现得异常充分。
    戴教授广博深厚的知识、幽默风趣的语言、通俗易懂的讲解,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。报告会上,戴教授还与同学们进行了互动,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诸多问题。副院长何世龙对戴教授的报告进行了精彩点评。

湖北省荆州市学苑路1号 9001jcc金沙以诚为本东校区文科大楼7楼

电话:0716-8062641